时间:2018-12-20 16:34 作者: 通讯员 张战学 来源: 来源:渭南政法网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 张战学)12月18日,在渭南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周年,讲好“渭南改革故事凝聚追赶超越合力”优秀案例讲述活动中,华阴卢雅静讲述的“华阴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故事”,获三等奖。
华阴法院作为全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法院,始终坚持司法公正与问题导向原则,率先完成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并举行全国首家广场颁证宣誓仪式;在参审范围、参与调解、履职保障、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精部署齐心协力。华阴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成立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会改革精神,结合华阴市情,确定实施方案与选任办法;在全市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先行试点再全市推开,稳步推进工作。大选拔个个精英。法院党组研究决定“海选”!华阴法院与司法局利用遍布全市城乡的人民调解员队伍,逐村、社区从全市26万人口中为符合条件的11.3万人建立基本信息库;两次随机抽选产生陪审员信息库名单与陪审员人选,查询违法违纪失信情况,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60名人民陪审员,华阴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任命, 在广场公开颁证宣誓。常培训人人在行。研究制定《华阴市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使用、管理、考核办法》、《参审工作操作规程》,设置每名陪审员陪审案件的上限和下限;采取集中培训与庭审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培训机制;利用国家法官学院培训基地、派出法官与陪审员代表外出考察,到试点法院学习交流等方法提升参审水平。审案件句句在理。人民陪审员常被称为‘不穿法袍的法官’。陪审员参与合议案件能减少对判决的怀疑,有利于普通群众对判决的接受和执行。对于影响较大、获可能不良后果的案件,采取大合议庭参审模式,更能得到社会和当事人的理解与认可。严考核处处规范。完善制定了《华阴市人民陪审员培训管理使用考核办法》和《履职保障若干规定》等,设立了专门的人民陪审员管理办公室、工作室,建立陪审员信息库和执法档案,强化参审考核。2018年4月不能正常履职的11名陪审员退出了人民陪审员序列。
2018年4月27日《人民陪审员法》颁布,华阴法院试点中提出的“人民陪审员选任采取司法行政机关选任、人大任命、法院使用”的思路以及合理界定参审范围、强化履职保障等成果得到体现。2015年11月,《改革情况交流》刊发《华阴试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华阴做法得到中央深改组肯定。基于华阴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实践的调研文章《华阴市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的思考》获省法学会征文表彰,在第七届黄河金三角区域法治论坛上《依法治国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获一等奖。试点期间华阴法院收案5975件,结案5761件,陪审员参与审理1489件,陪审率83.79%,通过随机抽选方式有1463人次参与1283件案件审理,调解率调高10.02%,发改率降低4.82%,审执效果明显提高。2016年2月,获渭南工作创新一等奖。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陕西日报、渭南日报、渭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关注和推广华阴的试点经验。
上一篇: 华阴法院法警大队接受渭南中院 法警支队的年终考核(图)
下一篇: 增强党纪观念 自觉遵规守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