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6:04 来源:渭南日报
刘卫斌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副院长,对刘卫斌来说,从书记员到步入领导岗位,职务的调整意味着肩负的责任更重,群众的期盼更多。维护法律权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公平正义送到人民群众身边的初心也在刘卫斌的心中更加坚定。由于工作勤奋,成绩突出,他多次受到各级表彰,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作为一名员额法官,刘卫斌能够勇挑工作重担,在案件的办理中兑现公平正义。
法官的第一要务是办理好每一个案件,将法律的公平公正落实到每一个案件之中,用公平公正的工作回应群众的期待。刘卫斌对待工作从不挑肥拣瘦,由于长期在一线办案,他深知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知是现实的、直观的,只有办好手中的每一个案件,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在白花(化名)诉某建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中,历时十余年经历了多次诉讼均未彻底审结,案件被发回重审后刘卫斌接手了案件,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为了彻底查明案件事实,刘卫斌调阅了之前所有的卷宗,逐卷进行查阅、分析,充分吃透了案情,在之后的庭审中更是抓住案件要害进行精细审理,最终在全面、彻底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了客观公正的判决,双方十余年的纠纷得到了彻底解决。
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刘卫斌坚持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探索多元解纷机制,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降低社会风险,尽职尽责守护一方安稳。
为了进一步做好多元解纷工作,他多次到华阴各个社区走访,实地调研,最终在9个社区成立了诉前调解中心。为了让诉前调解能够长远发展,切实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他又多次向院党组提出意见建议,出台《特邀人民调解员经费保障办法》,保障诉前调解工作常态化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信访案件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刘卫斌分管信访工作后,经过深入学习和研究,结合实际起草制定了《信访维稳机制及责任追究办法》,使该院信访维稳工作有序、扎实开展。刘卫斌还推动出台了《胜诉退费工作机制》,理顺了诉前调解、诉前鉴定、速裁快审三个环节的衔接、配合机制,畅通了网上缴费、退费渠道等。
2018年,刘卫斌在审理一批农产品销售纠纷案时发现本地的农产品销售市场比较混乱,销售中介、代办行业无序发展,导致农产品销售纠纷案件数量大,影响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虽然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案件审理的范围,但作为肩负一方社会平安稳定的人民法院,对此情况不能任其发展,应发挥能动司法作用,积极作为。为此,刘卫斌主动和当地党委、政府沟通联系,通过给全镇农产品销售中介、代办及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调委会主任进行法律培训,规范农产品销售中介市场,设立诉前调解组织等,提高了群众抵御市场交易风险的能力,减少了市场交易中的纠纷,最大限度保障了各方合法权益。
作为法院领导班子成员,刘卫斌全力推动了关系全院的制度规范、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
在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刘卫斌主动投入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中去,立足华阴法院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的客观实际,整理规划了该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总体思路,组建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攻坚团队,共同破解难题,推动信息化发展。经过不懈努力,目的地集约送达实现了数千公里的朝发夕至,大大节约了办案时间;电子送达受到了年轻当事人和律师的推崇,既保密又快捷的方式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网上庭审填补了地域的鸿沟,让诉讼更加便捷;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推动了智慧法院建设。这一切的变化也悄然改变着全院广大干警的认识,信息化建设在华阴法院扎下了根。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多年来,刘卫斌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怀中,把善待百姓记在心中,把为民谋利印在脑中,把为民解忧握在手中,以忠诚铸就人格,用行动诠释信仰,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