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9 15:10 作者: 通讯员 孟思雨 来源:渭南政法网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 孟思雨)今年以来,华阴市公安局让党建工作驶入“互联网+”快车道,利用“两微一端”等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在过去单一的“面对面”党建模式中增加“键对键”形式,有力助推全局队伍建设、业务水平提档升级。
党建+新媒体,把政治建警送到民警身边。
华阴市公安局年轻民警小凯下班后是个标准的“低头族”,总是喜欢捧着手机“神游”网络,最近他更多地将手机上网时间投入到局政治处发布的“党建学习”板块,通过参加网上党建集中学习,积累到一定学时后参加知识考试。以前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总是开会形式,现在有了线上学习,可以自主支配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也更为生动,我们年轻人的学习积极性高多了。民警小凯如是说。
华阴市公安局结合新媒体特点,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平台,将党建学习插入互联网,使民警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参与党建学习,民警学习自觉性、积极性显著增强,全局上下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
“党建+队伍建设”,促进队伍健康良性发展。
采取集中辅导、交流讨论等形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警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为党服务、为党分忧。狠抓政治建警。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以上率下,坚持每月不少于1次理论中心组学习,并将研讨交流作为重要环节;全局各单位不折不扣开展“干部夜校·每周一课”活动,每周三“政治理论学习日”,全局机关、各基层所队同步组织夜校学习,同时结合周一例会学习,确保了每周2次全局性的集中学习;实行“政治理论学习积分管理”,将理论学习量化,全局上下学习氛围浓厚、成效显著;完善制度机制。结合局党建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29项制度规范,形成《制度汇编》印发至各全局各党支部,进一步规范了制度建设,让每项工作有参考、有标准。深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春训专题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力争作风建设工作贯穿全年、各专题教育工作无缝对接,在强势的作风建设环境下,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成效提档升级,民警纪律、规矩意识不断增强。
“党建+改革创新”,打造公安党建特色品牌。华阴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创造性,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党员民警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扎实有效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和警营文化生活,致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公安党建品牌,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警风。加强阵地建设,突出公安职业特色氛围营造,利用走道、功能室、宣传栏等,打造公安党建文化会议室、宣传墙,让“空白墙”变成“党建窗”,让会议室变成教育室,营造浓厚的公安党建文化氛围;以“党建提升月”活动月为契机,对全局各基层党支部的制度标牌、工作牌匾等进行全部更换,全面提档升级,机关二支部在全市观摩评比中,受到广泛好评;丰富警营文化,在基层所队普遍建立党员活动室、荣誉室,庆祝党员民警生日、举办荣誉仪式等制度,民警生日“四个一”活动(即:一本书、一束鲜花、一个蛋糕、一张贺卡),受到广泛好评,凝聚了警心;举办演讲比赛、经典诵读、读书分享等活动,陶冶情操;举行篮球赛、越野赛及健步走活动,放松身心、增强体质;注重典型培树。每年“七一”前后专题召开表彰大会,对年度涌现出的优秀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专题表彰;注重战时表彰,在五一暨古庙会、国庆十一等安保活动中,在各警种、不同岗位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示范岗等;完善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出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实施意见》,明确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在干部培养和职级晋升上,与优秀公务员、记功嘉奖享有同等政治待遇,激励支部和党员民警更好的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开创基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新局面。
“党建+公安业务”,推动公安工作全面发展。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捍卫者、保障者、服务者、建设者的基本定位,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公安中心工作,找准党建工作与公安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党建工作主题,做好党建工作规划,明确党建工作任务,细化考核标准,强化党建工作监督,严格兑现奖惩,真正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抓党建、促业务,打击水平、防控能力、基层实力明显增强,执法水平、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各项工作成绩显著。2018年,全市刑事发案408起,较去年同期下降20%,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65起,较去年同期上升22%,呈现出发案持续下降、破案显著上升的良好势头,打击质量和效能不断提升。
坚持“党建+群众满意”,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
不断激发派出所党支部活力,从窗口服务、治安防范、社会管理等服务领域入手,创造性贯彻落实好便民利民惠民举措,积极组织开展在职党员民警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活动、党员民警包贫困户开展脱贫攻坚、警营开放日活动等形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服务合力,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着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平安创建氛围日益浓厚。全面落实“一村一警、一社区一警”制度,为全市114个行政村、16个社区全部配备落实了包联民警,实行局领导包镇办,民警包村(社区),让群众感受到人民警察时刻都在身边。公安改革深入推进。圆满完成了辅警管理改革、出入境管理改革、“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推广、车驾管改革等四项公安改革任务;组织开展了“讲好公安改革小故事,展示华阴公安新形象”自主改革创新专题展演,北峰所自创的攀爬提、看守所的文化育警、城关所的网上警务建设等九个项目全面展示,警务创新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显著提高;服务窗口便民利民。在公安窗口及治安、社区等警务室,通过建立党小组、强化党建宣传、提供咨询求助功能、设立党员工作岗等方式,打造便民利民、服务群众的公安党建服务阵地,使服务窗口成为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展示公安党员队伍良好形象的前沿阵地,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编辑:马华莉